意在筆先 <<ib雅舍>>三月號/ Blooming Art 花見和花遇 --- Emily都淺薄地談過了, 今回可「落田抓土」---務實些從三方向來談花境創作:立意、為象、格局。 北京插花藝術研究會所编著的<<中國插花>>一書提及: 構圖是進行插花藝術創作的總綱。中國畫畫論提出構圖乃包括立意、為象和格局三大部份,即為内容、形象和形式三者統一融和的創作過程,亦稱為「構圖三一 律」,亦甚為適用於插花創作。首先「立意」是指作品的主題思想, 也就是作品所欲表達的思想和情懷情趣,這是作品中藴含內在的意境美,也是花境之靈魂感召;而「為象」,是為了圓滿體現立意所選定的花材(可純椊原素材,亦可經藝術修飾加工的素材) 、容號、几架、擺件之配置也是為象之元素。它們一經取棄配置,即成為花藝作品的有機組成部份之一,成為立意的載體。兩者之下,即所謂「應物象形」、「隨類 賦彩」,花者採用恰當自在的外在形體和色彩來表現立意的要求;至於「格局」,則是根據於立意,按照形式美、色彩學等原理,將花材、容器、几架、擺件配置等佈勢,進行空間佈局,並結合環境進行陳設,從「景」達「意」,意象均圓滿地全然地呈現和發揮,創作出形神兼融的花境創作。 Emily甚是認同書中所說,:「立意」、「為象」和「格局」三者從邏輯上看有所先後之次序。立了意 (確定了內容、主題), 才有形或象,然後才構成景局空間。但在花者實在的插花創作經驗上、過程中,三者是互相聯繫、相互催生誘發的整體,常常是對三者---反覆思考、推敲、選 擇、增刪、剪裁、修正、取捨和提煉,最後才完成作品。 古人提倡「意在筆先」,晉·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後》:「夫欲書者,先幹研墨,凝神 靜思,預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動,令筋脈相連,意在筆前,然後作字。」另,凡畫山水: 「意在筆先。丈山尺樹,寸馬豆人。遠人無目,遠樹無枝。遠山無皴,隱隱似眉。遠水無波,高與雲齊。此其訣也。……如此之類,須要筆法布置,更看臨期。」 Emily所想所認同乃作花如作字作畫,我們可循花葉枝椏的形質特點、氣質和寓意進行構思;亦可巧借植物的季相變化進行構思,如春蘭、夏荷、秋菊、冬梅來 配合四季和氣韻之生動;而後妙用容器、擺件並勾劃空間佈局,甚至運...
M.dimension Flowers and leaves, together dancing The vivid green and the richly colorful meet In an eternal moment of Knowing and forgetting, In the moonlight, peonies and gardenia show The old, the faded, the memories Here, M.dimension, A little window to look into the world of flowers The beauty, the present, the knowing The remembering and the forgetting The Flowers, the Beau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