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appy Birthday to Amy 22.7.2011


A gorgeous bouquet for Amy.

-Garden rose O'hala(庭園玫瑰)x19, Echinops(漏盧), Eustoma (中國桔梗), Euchyptus(尤加利葉), Hydrangea(繡球花) x3,夕霧, 迷你高麻


漏盧(echinops)的小花綻放著幸福。


文殊的祝福和優雅氣息都一一寄託在方尺花葉。


為Kenny挑選了獨特的心意卡,寫上他心內的一句。


希望收花人喜歡--文殊花度的簡潔和優雅細節。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花葉 . 修行 + 行旅

於我,作花是工作、是藝術、是生活也是觀照內心的修行旅程, 究竟寄願以達致: 【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一期一會 . 一步一風景 王陽明《傳習錄》記載 陽明先生遊南鎮,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陽明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以上了悟正是我所想的 "文殊花度" 的向度 -- 美麗, 是當下知見 。 花的美亦復如是 。 重要所在: 「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Emily 願 每一位來文殊習花的學生、訂花的客人、朋友 ----當見文殊花作時,亦在當時能有 "一時明白起來", 以印証文殊的花不在你的心外。 若然如此,我便無負交託。 Emily Chong 如是想 #文殊花度   #宋人花尚   #東方花美學   #東方插花   #中國插花藝術   #茶席花境   #文人花境 #mdimension   #花見教室   #師法自然   #emily_chong_floral_scener y   #猶如蓮華不著水   #亦如日月不住空  #終得心源 #花嫁 #wedding_flowers #wedding_bouquet #花見行者 #初心初衷 #以花說法 #移花入景 #移景入室 

2001.12.11 Emily & Patrick的花嫁之喜

Happy 10th Wedding Anniversary to Patrick & me, Mood Board by Emily 2001.12.11 是Emily & Patrick的花嫁之喜,十年莞爾流轉(也吵過三兩次 小架吧)……謝謝P給我温暖而美好的靜美歲月。從前的愛 美麗沉鬱亦多愁善感也張狂傲慢,獨P能令她從心而樂,學懂笑和愛。 十年裡,愛美麗要感謝P的 “養肉之恩”(hehe…抱歉不再M size了!!) , 還有他許多的愛;我們的兩口子之家也多了六歲和四 歲的甜心女兒;還有我源起於無心插柳後至用心而塑的 “文殊花度” 。 我因家庭因孩子而忙亂或窩心;我因花度而勞累或滿足,内 心也是一份難以言説的喜悦和追尋。   一直喜歡這首歌 ---- 城裡的月光 每顆心上某一個地方    總有個記憶揮不散  城裡的月光把夢照亮    請溫暖他心房  每個深夜某一個地方    總有個最深的思量  看透了人間聚散      能不能多點快樂片段  世間萬千的變幻      愛把有情的人分兩端  城裡的月光把夢照亮    請守候他身旁  心若知到靈犀的方向    那怕不能夠朝夕相伴  若有一天能重逢    讓幸福撒滿整個夜晚   讓我高調一下吧: 想跟愛文殊花度的friends & Fans説/ 讓你們知道---文殊的花作源於這位歷煉了或沉鬱或多愁 或 張狂. .....但最終遇上愛的Emily那心内的一片天與地 ,曾靜聽幾許又幾許的愁思,而至今聆聽花葉草木.... ..文殊花作的出塵或喜悦或幸福花嫁或自吹自擂的美學呈 現與詩般陳述等,都是如斯Emily因歲月因善感的生活 /人生而來的。

文殊 . 花境

我無意彆扭又或蓄意地糾纏於文字的寫法上,只是作花的日子漸厚,我也漸次地悉達我並非在插花,也非甚麼模仿日本的花道。我深信我是自有個性地平視和演譯我心裡和眼眸裡的花葉。 如斯過程,我一向將之喚作:花境。若嘗試以文字解説的話,此狀況和過程緊繫於心之體察和悟想,從初心看花葉;然後將之沉 澱、凝煉而呈現心念之象,是意而後造象吧!作花造象後,讓自身/看花人也有所沉思頓悟、有所稍息清淨、有所靜默洗滌。這樣的花作才涵蘊花者的初心、意象之 展現、形上之思索或恬息及其後因花葉而起的念念與不忘。此過程有如青原惟信禪師所言的見山是山三境界---也是我所期許的文殊花境--- 一天,圓融自在,清淨觀照。 Emily 花境中的禪念「ZEN」並不在糾結日式(我不曾習日本花道,這是另一堂奧之學習及修行,我欣賞及尊重),禪的原初是當下是直心是倒空是明心見聖,不是禪就等量於日式花道或日式花道等量於禪,不是、都不是。如有這樣的等量想法絕對是狹隘和偏誤的。 記得曾有人單打式指責我在複製日本花道,甚至説是 copy ZEN, 我當時深刻地回想我一貫的想法(上一段),也想:我不想跟你在哲學上、論據上糾纏於甚麼是禪,説到本質這是無從討論的,實在想叫他先看看鈴木大拙作入門 吧。我的花境雖然稚拙,但正就是我的當下。實踐花境後,足以自在地呷一杯茶、足以快樂揚眉、足以自得其中。那是悠然見南山 ;一天:「 誰怕? 一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寒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簡單地説,我只是把自身許許多多/那些當下的思緒或胸臆中的花葉圖象實踐於文殊花境,以花作畫般地呈現於花葉草木的立意、佈局、線條、用色等。許多不足也 有幾許自恃。這就是我的花境視野和追尋---花度的究竟是我自身的點滴索尋和實行。文字不足以涵蓋,但寄望多一些明白,少一點委屈。感謝細閱我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