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香草婚禮 Happy Wedding to Hilda & Felix

 以牡丹、風信子和熏衣草作花球及襟花。



 香草婚禮的其一花境--蝶戀繁花!! 謝謝新娘子Hilda準備了满有春色喜悦的彩蝶兒。



 婚禮裡除了有Emily的花器、相框,也同時動用了新人
的自家器具,加上文殊的花葉香草,營造親切的自然風格,更强烈地記錄了新人的個人性格。


 迷你木椅子很可愛哩!! 謝謝Hilda也送我一把!!



 新娘子的别緻花冠---Fully wired of every single piece!! 期待新娘子的照片~~



 Hilda說希望這婚禮有開心的黄色元素......E
mily想了想:建議來兩籃子檸檬與小花之戀,還有一瓶子的青檸檬兼且作花其上......是家和快樂的感覺。
小黑板上是Emily的粉筆手繪和"墨寶"...hehee



 從家裡取來Emily外子的sassicaia 2003松木酒匣子和舊酒瓶,加上花葉三數,令地角的羅
勒葉、熏衣草、薄荷葉和迷迭香也不至寂寞。


 美麗的新娘子在十二月的冬曰陽光裡綻放著幸福的笑臉。
 


 Reception Zoom:每一設置也是全心為新人而獨特設計,在文殊花
度裡沒有模製式花作或一成不變的佈置套餐甲乙丙丁或例湯餐飲......


 左: Head Table Centerpiece
右: Candle Arrangement


 Head Table Centerpiece:以三盤子花品組成,粉紅與綠之
間點綴珊蝴色玫瑰,加上彩蝶舞動般的春之氣息:冬日裡的温暖和春意。



 新人的可愛DIY!!



 在一串心這植物上添上枝椏和小花,這是文殊花度鍾愛並常
來復往返的風格。


  
 新娘子Hilda因新婚後外遊,所以把花兒交給Emil
y照顧,於是令愛美麗之家一室草香和熏衣草之田園風尚......加上女兒x2的手繪小椅,奇襯又絕配哩!!


  
這在淺水灣舉行的香草婚禮: 一桌一花甚或地角也洋溢著親切而自然的鄉郊田園風尚和新人的獨特個性。

Hilda是一位動人又可愛的新娘子,率性的笑臉令人難忘,她也是一位媒體上教觀眾下厨的人氣西式厨師。忙碌的工作令Hilda擠不出時間跟Emily見面詳談婚禮佈置的各個點項,我們透過無數個電郵和短訊來溝通......。

Hilda説她愛粉紅綠白,也愛珊蝴色的温馨,還有黄色的快樂感覺,她也愛香草愛DIY愛鄉郊式的田園風尚。

在這堆元素裡, Emily動思了數天,在想如何分配上述元素又不致效果雜亂無章......於是提議來個Herbal Wedding: 迷迭香、羅勒葉、檸檬、薄荷葉、牡丹和逾千枝熏衣草吧!!

Hilda欣然説好,於是促成了這簡潔又特别的 12182011"香草 . 花嫁"。

Photographers: Tammy, On Tung & Tommy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五月的梔子花最美

一九九九年的三首拙作,雖然當年......仍相當喜歡。 回憶舊夢裡那份優裕的感傷,彷如張愛玲所說: 粉紅地子的洋紗衫袴上飛著藍蝴蝶。 花樣年華 (I) 總覺得, 世事可以再溫柔一點, 可以多一些合理, 人, 卻各自地在手中搓毀, 殘酷跟眼淚從指間飛揚, 也四濺, 假面消失在告白中。 在極致的光暗間, 傳來最是尋常的嘆息, 背後是孩童花漫落盪的笑聲, 我栽在水中, 跟梔子花一樣, 死.在五月的高崗上。 花樣年華 (II) 世界若然就此結束, 該不會有太大的可惜。 泥土微塵裡的戀事, 一時一刻, 流動著, 我懷著平伏的淡淡然, 呼吸著歲月的陳舊。 她流淚時。 我靜默著。 迦葉在叮嚀。 一個廣漠的世界。 一個頑固的世界。一個人一個世界。 溜散了斑爛的痕跡, 撒留了蒼惘的眼淚。 窗前,風季不曾停止。 自在的,美了許多許多年。 我聆聽著巨大的尋常的痛苦和殘碎的微笑。 感覺到再一次的陌生。 只有,五月的梔子花是最美, 我不能忘記。 花樣年華 (III) 不知可以明確地寫下些甚麼, 夜的隱約總一天似一天的, 從不間斷, 人,古老而悠長地活著, 仍不能習慣其間的戲夢。 始末的,最近和最遠的, 也白漫得近乎虛妄, 這空擬的想像, 是夜的賦予和諾言。 其後是一抹藏青的森嚴。 忽然我忘了昨天,卻又想起了從前。 從來,我都是如此,害怕遍尋不獲,害怕凍白地落淚。 我的單薄是雲端那殘存的微笑。 石榴花的香氣籠著野地裏的阡陌, 在此, 我迂緩地走過, 想著五月的梔子花。 口袋裡,一個兀自凋零的季節。

梔子花飲

前輩金好老師知 Emily 深愛梔子,遠從台北寄來她上星期親手採花而熏窨的梔子花烏龍茶,香遠益清的山溪氣息,我心裡十二分感動感恩。 這批大花烏龍茶衹有二十斤的季節限定,為下週 【草山夜未眠】文人雅聚而焙製。 她告知我,這次花茶選用南投凍頂山烏龍茶(春),梔子花第一次薰選大花重瓣正中午探摘,第二次薰花選小花重瓣梔子花,晚上月光下採摘,此茶薰花二次(共18-24小時),日月同光! 這是二薰花茶(薰花兩次)第一泡花香明顯,第二泡茶香上來,第三泡花香茶香交融,茶花彼此成就!若隱若現!夏天冷泡滋味更醇和,清雅芳心! 謝謝金好老師的美好分享。 #文殊花度   #宋人花尚   #東方花美學   #東方插花   #梔子花   #烏龍茶   #草山夜未眠

花見隨想

吾愛宋瓷宋色宋詞宋花尚,而宋代壑然隽逸的文人畫風 「稀疏淡遠,荒妙空靈」,更深刻地影響著宋代以後花學的立意、構圖和配置等。 中國插花中的三段三景乃源繫於中國水墨畫的獨特透視法,以平遠、高遠、深遠為本意,讓花境別具視野及留白並想像 -以虛納天地氣韻 ; 以靜蓄人間情致。「虛和靜」從來是華夏文化之所終始所追尋所究竟 - 「致虛極,守靜篤」,而後天地人方可圓融於和,如此則近道矣。 而文人畫與宋尚花學同樣是在意於錯落、疏落、虛實、呼應、輕重、散聚的思索和考量,一筆一墨一山一石一花一葉一草一木皆師古人、師造化、師心源。 近日,秋色漸深,秋心日重,分享宋人張道洽《瓶梅》的意象: 「寒水一瓶春數枝,清香不減小溪時 ; 橫斜竹底無人見,莫與微雲澹月知 。」 七言絕句自有其嚴正格律,然而短短四句二十八字已呈現了寒水、梅枝、小溪、斜竹、微雲、澹月的景致情意並且悠然復返於心,這正是中得心源、不為形式所役使之妙微 - 即相離相。 筆墨是行旅、花見也是行旅, 人生短暫又或悠長路途,亦不過為一場寄居與旅程。 願 與各花見同學分享這早上看【李唐 萬壑松風圖】後之隨想。 文字: Emily Chong 3.9.2017 花境攝於初秋煙霞濃重的 18/9/2017 日落前 # 文殊花度   # 宋人花尚   # 東方花美學   # 茶席花境   # 文人花境   # 東方插花   # 中式插花   # art   # floralart   # emily_floral_scen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