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文殊 . 花境


我無意彆扭又或蓄意地糾纏於文字的寫法上,只是作花的日子漸厚,我也漸次地悉達我並非在插花,也非甚麼模仿日本的花道。我深信我是自有個性地平視和演譯我心裡和眼眸裡的花葉。

如斯過程,我一向將之喚作:花境。若嘗試以文字解説的話,此狀況和過程緊繫於心之體察和悟想,從初心看花葉;然後將之沉 澱、凝煉而呈現心念之象,是意而後造象吧!作花造象後,讓自身/看花人也有所沉思頓悟、有所稍息清淨、有所靜默洗滌。這樣的花作才涵蘊花者的初心、意象之 展現、形上之思索或恬息及其後因花葉而起的念念與不忘。此過程有如青原惟信禪師所言的見山是山三境界---也是我所期許的文殊花境--- 一天,圓融自在,清淨觀照。

Emily 花境中的禪念「ZEN」並不在糾結日式(我不曾習日本花道,這是另一堂奧之學習及修行,我欣賞及尊重),禪的原初是當下是直心是倒空是明心見聖,不是禪就等量於日式花道或日式花道等量於禪,不是、都不是。如有這樣的等量想法絕對是狹隘和偏誤的。

記得曾有人單打式指責我在複製日本花道,甚至説是 copy ZEN, 我當時深刻地回想我一貫的想法(上一段),也想:我不想跟你在哲學上、論據上糾纏於甚麼是禪,説到本質這是無從討論的,實在想叫他先看看鈴木大拙作入門 吧。我的花境雖然稚拙,但正就是我的當下。實踐花境後,足以自在地呷一杯茶、足以快樂揚眉、足以自得其中。那是悠然見南山 ;一天:「 誰怕? 一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寒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簡單地説,我只是把自身許許多多/那些當下的思緒或胸臆中的花葉圖象實踐於文殊花境,以花作畫般地呈現於花葉草木的立意、佈局、線條、用色等。許多不足也 有幾許自恃。這就是我的花境視野和追尋---花度的究竟是我自身的點滴索尋和實行。文字不足以涵蓋,但寄望多一些明白,少一點委屈。感謝細閱我的想法。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花葉 . 修行 + 行旅

於我,作花是工作、是藝術、是生活也是觀照內心的修行旅程, 究竟寄願以達致: 【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一期一會 . 一步一風景 王陽明《傳習錄》記載 陽明先生遊南鎮,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陽明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以上了悟正是我所想的 "文殊花度" 的向度 -- 美麗, 是當下知見 。 花的美亦復如是 。 重要所在: 「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Emily 願 每一位來文殊習花的學生、訂花的客人、朋友 ----當見文殊花作時,亦在當時能有 "一時明白起來", 以印証文殊的花不在你的心外。 若然如此,我便無負交託。 Emily Chong 如是想 #文殊花度   #宋人花尚   #東方花美學   #東方插花   #中國插花藝術   #茶席花境   #文人花境 #mdimension   #花見教室   #師法自然   #emily_chong_floral_scener y   #猶如蓮華不著水   #亦如日月不住空  #終得心源 #花嫁 #wedding_flowers #wedding_bouquet #花見行者 #初心初衷 #以花說法 #移花入景 #移景入室 

久被遺忘的中國花藝之歷史與精神

Emily Chong 早前榮幸獲浸會大學邀約,主持17.3.2016的文化研究通識講堂。   題目:久被遺忘的中國花藝之歷史與精神   同場設置一簡意的瀹茶席 境及示範枯木上的東方淡遠,以讓同學們真情實感地體驗中華文化的 其中點滴及花見面貌。   是次花講座,實在教學 相長,而到來選修的BU學生也很用心,在學期末趕論文之際也抽空參   與!同時亦謝謝我的 "花見行者" 來支 持、協助各項花事細務!   老師花暖心也暖。 願我們重拾這久別的遺忘並重逢,莫讓悠久且珍貴的文化涵 養一直散落、散失或扔掉。   photography by Sgally Chu     "花見行者" 師生合照

宋人之美

宋朝的白山茶花及今時的玉繡球 初春的櫻桃葉配白桃花古畫扇面   讓心坎無染 讓紛擾無痕 我相信,人在歲月裡對世間的起伏感悟可流轉百年和更多 Emily 總說: 我忘了昨天,却又想起從前! 上古並不湮遠, 就如:我們在純然靜默的花葉裡可經歷詩般的時光流逝却又復還 ;要體會要洗煉或沉澱。 我回到宋人之美; 那心懷那景致; 那駐足那守候。 想起我台灣朋友常說的: Emily的老靈魂又來了! 我一看古籍、古畫册、古裝大河劇、老電影就逃不了老靈魂來襲!! 也許如張愛玲所論調: 「我寄住在舊夢裡,在舊夢裡做著新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