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斯過程,我一向將之喚作:花境。若嘗試以文字解説的話,此狀況和過程緊繫於心之體察和悟想,從初心看花葉;然後將之沉 澱、凝煉而呈現心念之象,是意而後造象吧!作花造象後,讓自身/看花人也有所沉思頓悟、有所稍息清淨、有所靜默洗滌。這樣的花作才涵蘊花者的初心、意象之 展現、形上之思索或恬息及其後因花葉而起的念念與不忘。此過程有如青原惟信禪師所言的見山是山三境界---也是我所期許的文殊花境--- 一天,圓融自在,清淨觀照。
Emily 花境中的禪念「ZEN」並不在糾結日式(我不曾習日本花道,這是另一堂奧之學習及修行,我欣賞及尊重),禪的原初是當下是直心是倒空是明心見聖,不是禪就等量於日式花道或日式花道等量於禪,不是、都不是。如有這樣的等量想法絕對是狹隘和偏誤的。
記得曾有人單打式指責我在複製日本花道,甚至説是 copy ZEN, 我當時深刻地回想我一貫的想法(上一段),也想:我不想跟你在哲學上、論據上糾纏於甚麼是禪,説到本質這是無從討論的,實在想叫他先看看鈴木大拙作入門 吧。我的花境雖然稚拙,但正就是我的當下。實踐花境後,足以自在地呷一杯茶、足以快樂揚眉、足以自得其中。那是悠然見南山 ;一天:「 誰怕? 一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寒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簡單地説,我只是把自身許許多多/那些當下的思緒或胸臆中的花葉圖象實踐於文殊花境,以花作畫般地呈現於花葉草木的立意、佈局、線條、用色等。許多不足也 有幾許自恃。這就是我的花境視野和追尋---花度的究竟是我自身的點滴索尋和實行。文字不足以涵蓋,但寄望多一些明白,少一點委屈。感謝細閱我的想法。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