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花葉 . 修行 + 行旅




於我,作花是工作、是藝術、是生活也是觀照內心的修行旅程,

究竟寄願以達致: 【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一期一會 . 一步一風景

王陽明《傳習錄》記載
陽明先生遊南鎮,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陽明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以上了悟正是我所想的 "文殊花度" 的向度 -- 美麗, 是當下知見 。 花的美亦復如是 。

重要所在: 「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Emily 願 每一位來文殊習花的學生、訂花的客人、朋友 ----當見文殊花作時,亦在當時能有 "一時明白起來", 以印証文殊的花不在你的心外。

若然如此,我便無負交託。

Emily Chong 如是想



#文殊花度 #宋人花尚 #東方花美學 #東方插花 #中國插花藝術 #茶席花境 #文人花境#mdimension #花見教室 #師法自然 #emily_chong_floral_scenery #猶如蓮華不著水 #亦如日月不住空 #終得心源 #花嫁 #wedding_flowers #wedding_bouquet #花見行者 #初心初衷 #以花說法 #移花入景 #移景入室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梔子花飲

前輩金好老師知 Emily 深愛梔子,遠從台北寄來她上星期親手採花而熏窨的梔子花烏龍茶,香遠益清的山溪氣息,我心裡十二分感動感恩。 這批大花烏龍茶衹有二十斤的季節限定,為下週 【草山夜未眠】文人雅聚而焙製。 她告知我,這次花茶選用南投凍頂山烏龍茶(春),梔子花第一次薰選大花重瓣正中午探摘,第二次薰花選小花重瓣梔子花,晚上月光下採摘,此茶薰花二次(共18-24小時),日月同光! 這是二薰花茶(薰花兩次)第一泡花香明顯,第二泡茶香上來,第三泡花香茶香交融,茶花彼此成就!若隱若現!夏天冷泡滋味更醇和,清雅芳心! 謝謝金好老師的美好分享。 #文殊花度   #宋人花尚   #東方花美學   #東方插花   #梔子花   #烏龍茶   #草山夜未眠

花見隨想

吾愛宋瓷宋色宋詞宋花尚,而宋代壑然隽逸的文人畫風 「稀疏淡遠,荒妙空靈」,更深刻地影響著宋代以後花學的立意、構圖和配置等。 中國插花中的三段三景乃源繫於中國水墨畫的獨特透視法,以平遠、高遠、深遠為本意,讓花境別具視野及留白並想像 -以虛納天地氣韻 ; 以靜蓄人間情致。「虛和靜」從來是華夏文化之所終始所追尋所究竟 - 「致虛極,守靜篤」,而後天地人方可圓融於和,如此則近道矣。 而文人畫與宋尚花學同樣是在意於錯落、疏落、虛實、呼應、輕重、散聚的思索和考量,一筆一墨一山一石一花一葉一草一木皆師古人、師造化、師心源。 近日,秋色漸深,秋心日重,分享宋人張道洽《瓶梅》的意象: 「寒水一瓶春數枝,清香不減小溪時 ; 橫斜竹底無人見,莫與微雲澹月知 。」 七言絕句自有其嚴正格律,然而短短四句二十八字已呈現了寒水、梅枝、小溪、斜竹、微雲、澹月的景致情意並且悠然復返於心,這正是中得心源、不為形式所役使之妙微 - 即相離相。 筆墨是行旅、花見也是行旅, 人生短暫又或悠長路途,亦不過為一場寄居與旅程。 願 與各花見同學分享這早上看【李唐 萬壑松風圖】後之隨想。 文字: Emily Chong 3.9.2017 花境攝於初秋煙霞濃重的 18/9/2017 日落前 # 文殊花度   # 宋人花尚   # 東方花美學   # 茶席花境   # 文人花境   # 東方插花   # 中式插花   # art   # floralart   # emily_floral_scenery